雕工:
紀念章設計雕工決定了設計意圖能否實現,良好的雕刻可以彌補設計中的不足。雕刻是一個獨立的藝術門類。也是一次重要的再創作的過程,無論什么設計圖案,能夠轉換到銅銀質媒介上,本身就是一次藝術再創作的過程。而設計平庸,雕刻出彩的章也有。如羅永輝大師設計的虎首大銅章,用的是大家熟知的生肖圖,但雕刻者以獨到的表現手法,創作出清晰的層次感,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制造工藝:
制造工藝,包括上色,是大銅章誕生的最后一關,工藝是否精湛對大銅章能否列入精品的行列同樣起著決定作用。象法國章美麗的托萊多古城,一城景色盡集章中。用80倍帶LED光源顯微鏡看,每一個細節都交代的清清楚楚,找不出絲毫破綻。即使是再普通的設計,如果能做到這些,把玩者也會擊節贊嘆,獲得極大的精神享受。而擁有好的題材、好的設計、好的雕工,因為工藝不過關而影響價值的章也非常多。人民幣60周年正面選用五版人民幣毛澤東圖案,背面選用一版人民幣牧馬圖案的疊幣圖,由童友明大師雕刻,題材也不錯,本來可以成為一枚非常有潛力的精品章,但由于制造工藝不過關,正面毛澤東的浮雕高度不夠,背面牧馬圖壓制的線條模糊,最終為市場拋棄,非常可惜。
上色也是制造工藝的關鍵一環,好的上色,不僅指不掉色,還包括運用上色的深淺濃淡表現浮雕效果。上色是個技術性很強的工藝環節,上色最忌通體一個顏色。因為上色而失敗的章有很多,比如清明上河圖,通體一色,沒有重點、沒有層次,可惜了一個非常好的題材。大家可以自己把玩、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