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來,賺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百萬富翁,不是每個人都坐擁巨大的財產(chǎn),相當多的一部分人仍然為了滿足基本的需求而奮斗著,努力著。因此,很多人說:“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這句話也表達了人們對賺錢難的感慨。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投資理財這種方式來積累資本。
故事一:老人釣魚
有個老人在河邊釣魚,一個小孩跑過來看熱鬧,老人技術(shù)嫻熟,沒多久就釣了滿滿一簍魚,老人見小孩非常可愛,于是要把整簍的魚送給他。
小孩搖了搖頭,老人有點詫異:“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您手中的漁竿。”老人問:“要漁竿做什么?”小孩說:“一簍魚沒多久就會吃完,要是有了漁竿就可以自己釣,一輩子也吃不完了!”老人想了想,便把漁竿送給了小孩,可是,從此以后小孩卻再也沒有釣上一條魚來。
理財哲理
投資者這些年來收獲最大的應當說是理財意識的轉(zhuǎn)變,現(xiàn)在很多人說起理財來都是頭頭是道,甚至CPI、GDP這些經(jīng)濟學家用的數(shù)據(jù),連街頭大媽都能了如指掌。正是有了這種“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意識,所以很多人興沖沖地買了股票、基金、黃金等新的理財產(chǎn)品。但是由于不懂理財技巧,盲目投資,結(jié)果很多人虧得一塌糊涂。這就和這個小孩一樣,單有了意識不行,還要掌握理財技巧,否則,亂理財比不理財更可怕。
故事二:賽跑的智慧
1984年,在東京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上,名不見經(jīng)傳的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奪得了世界冠軍。
兩年后,在意大利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上,他再次奪冠。記者問他連得冠軍的秘訣是什么,他的回答總是一句話:憑智慧戰(zhàn)勝對手。但很多人都不信,馬拉松憑的是體力和耐力,智慧能有什么用?
直到10年之后,這個謎終于被解開。山田本一在自傳中說:“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線路仔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志都記下來,這樣一直記到賽程終點。比賽開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沖去,等到達第一個目標后,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沖去。40多公里的賽程,就被我分解成幾個小目標輕松地跑完了……”
理財哲理
在理財上,很多人往往具體理財目標定得很高很大。但是,越是這樣高不可及的目標,往往越是難以實現(xiàn)。理財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好高騖遠。同時,要把握好手邊現(xiàn)有的資源,做到從點滴開始,預期年化收益8%~18%,一步步實現(xiàn)財富增值的夢想。
投資,知易行難,看似簡單,卻蘊涵無窮的學問。投資,不是完全理性的,它是感性和理性結(jié)合的結(jié)果,情緒控管占成功的80%,而操作工具及看盤技巧只占20%。成功的投資者會坦然面對挫折,并且堅持不懈尋找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做到知行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