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紀念章收藏文化”
紀念章平臺打造收藏供給側改革新模式
2015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要“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ITFIN)健康發展。” 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
是年4月,國內唯一的紀念章文化金融平臺——寧夏文化藝術品產權交易中心紀念章交易平臺正式上線交易,開創了“互聯網+金融+紀念章收藏文化”的行業新業態,使紀念章由傳統的現貨貿易發展成為公開、集中的線上交易,架構了產業與金融結合的新模式,將紀念章上升為金融文化資產。經過一年多的飛速發展,2016年5月31日,平臺又舉行了隆重的新品上線儀式,隨著5大新品的上線,在線品種已經達到49個,成交額累計467億元,已進入良好健康有序的快速發展階段。

近年來,在文化產業大繁榮、大發展的政策鼓舞下,作為文化產業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紀念章藏品出現“井噴”現象,部分藝術紀念章漲幅驚人,投資收益跑贏了其它投資品種,紀念章已漸漸從小眾收藏發展為大眾投資。可是市場上流通的紀念章良莠不齊,價格也不透明,常有渾水摸魚者攪亂市場秩序。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曾經這樣說:互聯網將讓金融變得更有效率,更好地為經濟服務,符合“普惠金融”的精神。面對“互聯網+”的時代趨勢,紀念章交易平臺乘風而起,使紀念章收藏文化插上了“互聯網+”和“金融+”這一對翅膀,獲得了嶄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一年多來,紀念章平臺獲得了各級政府、經濟學界、資本市場和文化收藏界的極大關注與研討,正迅速成為“互聯網+文化+金融”的時代先鋒。在南京紫東國際創意園盛大舉行的此次紀念章平臺新品上線儀式,就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紀念章行業專家、戰略投資人、經紀會員和新聞工作者來到現場進行觀禮。
平臺總經理介紹說,“紀念章平臺”將堅持以“文化對接資本、交易創造市值”為經營理念,集文化產權交易、文化投資服務、文化企業孵化、文化產業信息發布為一體的專業化綜合性服務平臺,并會以最規范、最公平、最自律的嚴格要求締造全球首家優質紀念章平臺。

中國收藏家協會副秘書長李祥先生在會上高度評價了紀念章平臺開創型的創新與成績:

首先,平臺上線的藏品均由權威大師精心設計,國家四大造幣廠限量發行,極具收藏與投資價值。這樣的紀念章,因高超的藝術設計水準,高浮雕鑄造工藝,成為投資收藏界的金字塔尖。而且,收藏不僅是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其背后的文化故事更值得大家關注與流傳。在這一點上,紀念章平臺在需求側推廣了收藏文化,也滿足了市場對高工藝品質、高文化內涵藏品的需求。
其次,平臺的新品上線實物掛牌有審核、實物托管有保障、會員招募需審查、會員交易有記錄、會員資金有保障,是一個專業化的金融投資平臺,真正體現交易所公平、公開、公正、公信的精髓。通過平臺的透明化運作,在保證了品質和收藏價值的同時,更好地規范了紀念章投資的定價機制,既保證了投資者的權益,也促進了市場的繁榮和發展。推動了整個行業的提檔升級,可謂相應國家供給側改革的良心之舉。

據悉,借此上新大會,紀念章平臺也推出全國首創的全新交易模式——AB板,致力于更好地為廣大交易會員提供服務,方便廣大會員對品種進行較為客觀的分析,將線上藏品價值充分發揮。而該平臺作為“東部牽手西部、江南融合塞上”戰略合作的一部分,還將利用成功的運營經驗,對寧夏及西部的重大文化項目進行專項研究和支撐,這無疑又是一件利國利民、功在千秋的事業。
火紅的五月,不一般收獲與希望。對于有志于在新興的“互聯網+紀念章+金融”領域內弄潮的投資人來說,紀念章平臺的橫空出世順應了電子盤新時代的潮流,為他們提供了大展身手的空間,也給資產的保值增值提供了又一個良好的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