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春秋戰國時期晉國上大夫,春秋時著名的琴師,擅彈古琴,技藝高超,既是彈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為“琴仙”,其創作名曲《高山流水》被世人廣為流傳。
世人皆知“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思,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琴棋書畫,是中國文人最古老的逸情寄托,也是時下國人休閑生活中,斷斷不可缺少的四大支柱。為了延續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大銅章設計雕刻師王云野傾情設計一款琴圣小銅章,由沈陽造幣有限公司鑄造面世。

此章正面為古山水景色,琴圣伯牙、樵夫鐘子期。知音鐘子期仙逝,伯牙“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破琴絕弦,終身不再鼓琴,真乃樂為知己者奏也。背面為伯牙、古琴、云山及仙鶴。伯牙蓄長髯,靜穆中撫琴獨坐。伯牙山上鼓琴,鐘子期對面諦聽,一曲《高山流水》,兩人締結知音,其情其景,渾然天成。
巍巍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流水。琴圣小銅章以伯牙創作的千古名曲《高山流水》為背景,講述知音難求的動人故事,讓人們在銅韻厚重、琴韻悠揚的境界里,體悟中華民族高尚的人際關系,是傳承東方古樂文化的上乘之作,極具收藏,品鑒和紀念價值。 |